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五屆三次全委會議和國家防總、長江防總重要會議安排部署,按照市防指要求,市防辦分別于11月28日至12月8日,在萬州、黔江、潼南分別召開了渝東北片區、渝東南片區、渝西和主城片區防汛抗旱防災減災救災研討會。市防指秘書長、市水利局副局長劉正平出席了渝東南片區研討會并作講話。
會議組織原文傳達學習了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市委五屆三次全委會議、國家防總、長江防總會議的有關安排部署,深入學習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堅持問題為導向,與會區縣負責人分別匯報近年來防汛抗旱防災減災救災取得的主要成績、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下步工作建議,探討了《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關于新時代防汛抗旱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指導意見(討論稿)》,并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提出修改建議。為進一步加深學習效果,會議還組織前往萬州區防辦、大灘口水電站、長江堤防,
黔江區箱子巖水電站、濯水鎮防洪護岸工程,潼南區小河壩村救生通道和堤防、潼南航電樞紐等工程,對防辦能力建設、水庫水電站聯合調度、城鄉防洪等進行了實地現場教學。
劉正平副局長指出,近年來我市防汛抗旱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組織責任體系愈發健全、預案方案體系愈發完善、預測預報預警愈發精準、工程減災體系愈發夯實、防汛抗旱科技愈發提升、輿情管控能力愈發成熟、自身能力建設愈發重視、災情險情應對愈發有序。
他強調,要準確把握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的工作要求:一是黨的十九大精神對防汛抗旱減災救災提出新的要求,二是“兩個堅持、三個轉變”對防汛抗旱減災救災提出新的遵循,三是極端天氣頻發使防災減災救災面臨新的考驗,四是防汛抗旱短板對防災減災救災提出更高要求。各地要進一步狠抓防汛減災基礎、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持以防為主、全力提升預測預報能力,突出抓好山洪災害防御、著力管控人員傷亡,加大科技化建設投入、全力提升防災減災信息化水平,加大防災減災宣傳、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能力,健全完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著力提高防汛減災救災法治化水平,打造干凈忠誠擔當隊伍、不斷提高基層能力建設。他還對水毀修復、防汛抗旱工程建設、預案物資、今冬明春供水保障等當前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布置。
會議強調,各級防指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市委五屆三次全
委會、國家防總、長江防總等重要會議精神,強基礎、補短板、重弱項,全力做好防汛抗旱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一是強化統籌協調,推進城鄉減災流域化;二是強化分級負責,推動山洪防御網格化;三是強化部門聯動,推動城市防洪社區化;四是強化綜合治理,推動防汛抗旱措施多元化;五是強化科學精準,推動指揮調度精細化;六是強化資源整合,推進抗災應急社會化;七是強化科技支撐,推動能力建設常態化;八是強化依法防控,推動管理工作規范化。
各區縣(自治縣)水利(水務)局、兩江新區、萬盛經開區分管副局長、防辦主任、業務骨干,以及長江委水文上游局、市水文局、市水利工程管理總站、市防汛抗旱搶險中心、市水利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并進行了交流發言。(來源:重慶水利水務網)